当前位置:首页>媒体中心>媒体聚焦
【中国江苏网】茶卡湖盐历史悠远 青海全力打造茶卡湖盐新“名片”
作者:
2016-08-09

  中国江苏网讯(记者 管云林) 8月8日,首届茶卡湖盐论坛暨茶卡盐新品发布会在西宁举行,发布会以“茶卡湖盐——引领原生态食盐新品质时代”为主题,来自中国科学院、中盐协会、青海省相关部门、全国15个省(市、自治区)盐业行业的企业家及中国江苏网、新华报业网等全国主要网络媒体的记者、编辑参加会议。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茶卡盐湖大青盐的开发史及其生产制作过程。

  茶卡盐湖大青盐的开发史源远流长

  茶卡盐湖的真美不仅来自于“天空之镜”,更来自于她是大青盐的故乡。青海远在亿万年前还是浩瀚的大海,后来,随着地壳上升,青藏高原东北的茶卡地区形成了众多的山间盆地,迫使地表水呈向心状辐射水系,形成湖泊,并开始接受沉积物。另一方面,因气候干燥,多风少雨,海水大量蒸发,因此,汇集于湖泊的盐分迅速浓缩形成盐类沉积,最终演化成为盐湖,至今已有六千万年的形成历史。湖水属钠盐型,氯化钠含量达94%,属一类食用盐,因其含有微量黑色杂质,颜色呈青白色,所以被称为“青盐”。

  成书于明代弘治年间的由刘文泰等撰辑的《本草品汇精要》中,有这样的解释:今青盐从西羌来者,形块方棱,明莹而青黑色,最奇。西羌,即今日青海一带,该书所指“青盐”,就是茶卡盐。《本草品汇精要》中,将青盐的特点说得很明确,一是形体:“形块方棱”,二是颜色:“明莹而青黑色”。青盐的药用作用在《本草纲目》之前的《日华子本草》《本草图经》等医药著述中都有记述,并在其药方中频频出现。在这些医学典籍中,青盐还有“羌盐”、“戎盐”等不同称谓。而近代出版的医学大典中,则称青盐为“大青盐”。

  千百年来,著名的茶卡盐湖大青盐就以品质优良,味道纯正闻名于世,在老百姓中很好的口碑。1950年,随着青海省盐业公司的成立,茶卡盐湖的大青盐开发走向规模化。纯天然、原生态、无任何工业污染的茶卡盐,经过青藏高原亿万年的孕育,昆仑山、祁连山雨雪泉水的滋润和呵护,形成了原生态纯天然的优良品质,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不可多得的优质资源,2009年12月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,是国内湖盐行业首个获此殊荣的品牌。

  青海全力打造茶卡湖盐新“名片”

  随着国家盐业政策改革新政的推出,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加快转型升级,在做优做强有色金属资源开发的基础上,强化盐湖资源开发,转变发展理念,投入先进科技创新,在锂、镁、钠等盐湖开发上取得了卓越成绩,成为企业发展新的产业支撑和利润增长点。尤其是在开发茶卡盐湖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转变,在旅游开发和新品种盐开发上,成为全省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典范。茶卡盐湖旅游成为青海省第三大王牌景区,截至目前旅游人数比2015年同期增长40%以上。茶卡盐湖大青盐多品种盐的开发,也让青海盐走向全国、走向世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

  集团旗下青海省盐业股份有限公司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应对,依托茶卡盐湖得天独厚的优质资源,建成了15万吨/年多品种盐项目。在新产品开发、产品包装升级、产品质量提升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,新推出藏青盐、大青盐、天然湖盐等12个品种。与过去的老产品相比,新产品包装以大青盐、茶卡盐湖的青色为主色调。

  从产品内在质量上讲,以“茶卡盐湖”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依托,产品全部源自海拔3100米纯天然、无污染的茶卡盐湖,以一万年前盐湖天然结晶的原生大粒盐为原料,在保持和不破坏原有微量元素的基础上,经过目前湖盐行业最先进工艺精细化、品质化、原生态的物理过程加工而成,色泽清透,口味醇厚,粒度、感观、色泽等方面全面提高,理化指标全部优于国家食盐优级标准,适用于烧烤、烹调、腌制、泡菜、凉拌、煎炒、炖肉等。

  针对老百姓健康生活品质的提升,更注重产品的精细化、品质化、纯天然、原生态的物理工艺加工,尽量保持大青盐的原生态生长、采掘工艺,使茶卡盐湖内富含氨基酸和多种矿物质的茶卡盐——也是湖盐行业首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受到原产地保护的茶卡盐,能够保持原生态的特性,让全国的老百姓都能够品尝到“盐系天成、天赐良盐”的茶卡盐。

    链接:http://tour.jschina.com.cn/system/2016/08/08/029363315.shtml

青海省西宁市海湖新区文逸路4号西矿·海湖商务中心1号楼
电话:0971-612388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