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媒体中心>媒体聚焦
【四川新闻网】首届茶卡湖盐论坛暨茶卡盐新品发布会召开
作者:
2016-08-09
    四川新闻网青海8月8日讯(李仕丽) 8月8日,以“茶卡湖盐——引领原生态食盐新品质时代”为主题的“首届茶卡湖盐论坛暨茶卡盐新品发布会”在西宁举行,来自中国科学院、中盐协会、青海省相关部门和全国15个省、市、自治区盐业行业的专家、企业家参加会议。

  茶卡盐湖大青盐的开发 

  茶卡盐湖的真美不仅来自于“天空之镜”,更来自于她是大青盐的故乡。青海远在亿万年前还是浩瀚的大海,后来,随着地壳上升,青藏高原东北的茶卡地区形成了众多的山间盆地,迫使地表水呈向心状辐射水系,形成湖泊,并开始接受沉积物。另一方面,因气候干燥,多风少雨,海水大量蒸发,因此,汇集于湖泊的盐分迅速浓缩形成盐类沉积,最终演化成为盐湖,至今已有六千万年的形成历史。湖水属钠盐型,氯化钠含量达94%,属一类食用盐,因其含有微量黑色杂质,颜色呈青白色,所以被称为“青盐”。

  成书于明代弘治年间的由刘文泰等撰辑的《本草品汇精要》中,有这样的解释:今青盐从西羌来者,形块方棱,明莹而青黑色,最奇。西羌,即今日青海一带,该书所指“青盐”,就是茶卡盐。《本草品汇精要》中,将青盐的特点说得很明确,一是形体:“形块方棱”,二是颜色:“明莹而青黑色”。青盐的药用作用在《本草纲目》之前的《日华子本草》《本草图经》等医药著述中都有记述,并在其药方中频频出现。在这些医学典籍中,青盐还有“羌盐”、“戎盐”等不同称谓。而近代出版的医学大典中,则称青盐为“大青盐”。

  千百年来,著名的茶卡盐湖大青盐就以品质优良,味道纯正闻名于世,在老百姓中很好的口碑。1950年,随着青海省盐业公司的成立,茶卡盐湖的大青盐开发走向规模化。纯天然、原生态、无任何工业污染的茶卡盐,经过青藏高原亿万年的孕育,昆仑山、祁连山雨雪泉水的滋润和呵护,形成了原生态纯天然的优良品质,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不可多得的优质资源,2009年12月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,是国内湖盐行业首个获此殊荣的品牌。

  然而,受地理偏僻、市场等各种因素影响,久负盛名的茶卡盐“酒香仍在深巷中,养在深闺人未识”,未能普及和大量销售,普通百姓只能望“盐”兴叹。同时,在品种、品牌、包装、销售等方面相对滞后,品牌核心价值模糊,品牌标识识别度低,包装视觉体系无规划不统一,一定程度制约了茶卡盐品牌的推广和销售。

  盐业体制改革后的新品种茶卡盐开发 

  随着国家盐业政策改革新政的推出,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加快转型升级,在做优做强有色金属资源开发的基础上,强化盐湖资源开发,转变发展理念,投入先进科技创新,在锂、镁、钠等盐湖开发上取得了卓越成绩,成为企业发展新的产业支撑和利润增长点。尤其是在开发茶卡盐湖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转变,在旅游开发和新品种盐开发上,成为全省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典范。茶卡盐湖旅游成为青海省第三大王牌景区,截至目前旅游人数比2015年同期增长40%以上。茶卡盐湖大青盐多品种盐的开发,也让青海盐走向全国、走向世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

  集团旗下青海省盐业股份有限公司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应对,依托茶卡盐湖得天独厚的优质资源,建成了15万吨/年多品种盐项目。在新产品开发、产品包装升级、产品质量提升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,新推出藏青盐、大青盐、天然湖盐等12个品种。

  从产品内在质量上讲,以“茶卡盐湖”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依托,产品全部源自海拔3100米纯天然、无污染的茶卡盐湖,以一万年前盐湖天然结晶的原生大粒盐为原料,在保持和不破坏原有微量元素的基础上,经过目前湖盐行业最先进工艺精细化、品质化、原生态的物理过程加工而成,色泽清透,口味醇厚,粒度、感观、色泽等方面全面提高,理化指标全部优于国家食盐优级标准,适用于烧烤、烹调、腌制、泡菜、凉拌、煎炒、炖肉等。

  针对老百姓健康生活品质的提升,更注重产品的精细化、品质化、纯天然、原生态的物理工艺加工,尽量保持大青盐的原生态生长、采掘工艺,使茶卡盐湖内富含氨基酸和多种矿物质的茶卡盐——也是湖盐行业首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受到原产地保护的茶卡盐,能够保持原生态的特性,让全国的老百姓都能够品尝到“盐系天成、天赐良盐”的茶卡盐。

  茶卡盐新品介绍 

  大青盐:广为百姓所喜爱的大青盐,源自海拔3100米纯天然、无污染的茶卡盐湖。至今已有3000年的开采历史,《汉书.地理志》记载,“临羌西北至塞外,有西王母石室,仙海,盐池。据史书记载,西汉元年(公元4年)王莽在今海北州设西海郡,已开始谋渔盐之利。大青盐以一万年前天然结晶的原生大粒盐为原料,在保持原有微量元素的基础上,精选加工而成。富含天然钙、镁、氨基酸等微量元素,色泽清透,口味醇厚,研磨瓶装,现磨现用,颗粒大小研磨时自行调整粒度,适用于烧烤用盐。

  冰晶大青盐: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记载,今青盐从西羌来者,形棱方块,明莹而青黑色,最奇。冰晶大青盐源自国家绿色食盐生产基地茶卡盐湖,以天然结晶的原生大粒盐为原料,在保持原有微量元素的基础上,按照颗粒大小不同,精选加工而成。无任何添加剂,富含天然钙、镁、氨基酸等微量元素。适用于不宜食用加碘盐的的人群煎炒、腌渍食用。

  雪晶大青盐:源自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茶卡盐湖。《本经》下品说:大青盐产自西羌北地,味甘、咸,医家治眼疾及补下药多用青盐。雪晶大青盐以一万年前天然结晶的原生大粒盐为原料,在保持原有微量元素的基础上,精细加工而成,仅添加人体所需的碘。富含天然钙、镁、氨基酸等微量元素,味咸而鲜,口味醇厚。颗粒均匀,适用于凉拌、煎炒。

  藏青盐:产于青藏高原东部“绿色食用盐宝库”茶卡盐湖,因产地在蒙藏地区,盐的颜色白中泛青,故称为藏青盐。以茶卡盐湖数千年沉积的天然卤水为原料,经海拔3100米高强度紫外线日照自然晒制而成,富含人体所需钙、镁、氨基酸,总氨酸含量100mg/kg以上,粒匀晶白,味咸而鲜。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的绿色食品A级产品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;适宜于不宜食用加碘盐的人群食用。

  炖肉盐:《西凉纪》云:青盐池出青盐,正方半寸,其形如石,甚甜美,煮食鲜、咸。据此,开发的炖肉盐,精选茶卡盐湖深层原生大颗粒盐为原料,经纯物理工艺加工而成,富含人体所需的钙、镁、钾、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,特别适用各种肉类的炖制烹卤,可有效去除肉类“膻、腥”味。煲出的汤味咸而鲜。

  天然湖盐:《唐本草》记载,盐池之盐,色或青或白,军士采食之,明目如云离日。天然湖盐源自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,海拔3100米纯天然、无污染的茶卡盐湖。以深水原卤天然结晶的日晒盐为原料加工而成。富含天然钙、镁、氨基酸。粒大晶白,味咸而鲜。适用于煎炒。系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的绿色食品A级产品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。

  海藻碘盐:碘是促进胎儿智力发育的重要元素。本品以茶卡盐湖粉洗盐为原料,添加了天然有机碘(海带浓缩液),可有效提高人体对碘的吸收。海藻碘盐是青海省盐业股份有限公司专门针对妊娠期妇女、儿童等群体开发的食盐品种。它的特点就是在富含多种氨基酸的茶卡盐融入天然有机碘,通过现代科技将天然营养品与体内需要的微量元素相结合,赋予了食盐全新的内涵和机能。

  天然低钠盐:钾、钠、镁、氯对调节人体电解平衡、渗透压,维护人体新陈代谢具有重要作用。高盐、高钠摄入量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,控制钠的摄入,可以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。本品以青藏高原天然氯化钾及天然茶卡盐湖氯化钠为原料,物理加工而成;特别适用于中老年人、高血压患者、甲亢病人、孕妇长期食用。

  腌制盐:产于一万年前第四纪形成的茶卡盐湖。盐湖中富含钙、镁、钾、等微量元素及天然氨基酸,使茶卡盐味咸而甘、口味独特。腌制后的肉类咸而鲜、菜类咸而甘,无任何工业、生活污染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的绿色食品A级产品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;千百年来,为北方广大老百姓喜欢的大青盐就是这个品种。

  粉碎洗涤盐:以有“绿色食用盐宝库”之称的绿色食品原料(食用盐)标准化生产基地茶卡盐湖天然结晶日晒盐为原料,经过洗涤、破碎、加碘、烘干而成,色泽洁白,颗粒均匀。适用于凉拌、煎炒。系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的绿色食品A级产品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;

   泡菜盐:以誉为中国的“以天空之镜”“绿色食用盐宝库”的绿色食品原料(食用盐)标准化生产基地-茶卡盐湖天然结晶日晒盐为原料,经过洗涤、破碎、烘干而成,色泽洁白,颗粒均匀。制作风味泡菜有其独特作用,泡制后的菜品清脆可口,不易变质。

  精制湖盐:《大明经》曰:西番所食者,故号羌盐、青盐,主耳聋目痛主马脊疮。本品以绿色食品原料(食用盐)标准化生产基地-柯柯盐湖原生盐为母料,经卤水净化、真空制盐而成,纯度高,可溶性物质低,粒度小易溶解,适用于即食食品。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的绿色食品A级产品。

    链接:http://culture.newssc.org/system/20160808/000696807.html

青海省西宁市海湖新区文逸路4号西矿·海湖商务中心1号楼
电话:0971-612388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