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媒体中心>西矿新闻
向着国内一流,奋进!写在玉龙铜业矿山改扩建项目投产之际
作者:
2023-11-07

  11月,本是一个普通的月份,而对于玉龙铜业公司而言,被赋予了新的内涵——收获。

  走进玉龙铜业矿山改扩建项目,一条1.8公里长的胶带运输机通廊宛如一条巨龙盘绕宁静山间,将采矿区与选矿厂相连,源源不断的将矿石运输至选矿车间,红黄相间的现代化厂房巍然屹立,车间内球磨机“咀嚼着”原矿石,浮选机“喷吐着”富含精矿粉的气泡……11月3日,玉龙铜业矿山改扩建项目进行全系统带料联动调试,查管线、查流程、查阀门、查隐患,对系统进行全方位优化、测试和消缺,为即将到来的正式投产保驾护航。

    玉龙梦

    西矿人的“不胜不休” 

  玉龙铜业选矿厂的发展历史,是一部扩能改造史和技术进步史,彰显着西矿集团公司领导建设国内一流现代化企业的胆识和担当,书写着西矿员工干事创业的故事。

  时间回溯到2003年,从第一批建设者进军玉龙,到2005年玉龙铜业开工建设,从2015年开始逐年完成“123”规划,将玉龙铜矿一期工程的产能挖掘到极致,再到2020年仅用20个月时间改扩建工程建成投产,“再造一个新西矿”成为现实,为了我国铜资源供给,西部矿业逆向行驶,深刻分析自己的采矿、选矿优势,历经十数年的奋斗拼搏,始终坚信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、坚持矿业报国的使命、坚守奉献高原的赤子之心,一步步攻坚克难,一步步爬坡过坎,为梦想而战,苦干实干、一鼓作气,用不胜不休的“精气神”,孕育出“坚信、坚持、坚守”的精神,书写“矿业报国、振兴民族经济”的时代答卷,留下无数西矿人艰苦奋斗的足迹,树起了西矿发展史上一座座新的里程碑。

  企业发展永无穷期,立足“做强矿山主业”,西部矿业进一步夯实企业基础,提升发展质量,再次瞄准玉龙铜业,推动转型升级,提升矿山生产规模和技术经济指标,充分激发企业内生改革动力,玉龙铜业矿山改扩建项目于今年3月5日正式开工,一场战天斗地的项目建设攻坚战在藏东高原再次激情打响……

  锁定目标,不胜不休!从高位部署、精准施策到积极对接、考察研究,从寻求突破、达成共识,再到规划选址、共绘蓝图。一次次的逆势而上、一次次的极限挑战,一次次的激流勇进,在四季不分、气象多变、紫外线辐射强、气压低、高寒缺氧的藏东高原,一代又一代敢于争先、勇于创新的西矿人追求“玉龙梦”的脚步从未停歇,镌刻下致力于高质量发展的不懈追求。

  新目标 

  奏响转型升级最强音 

  玉龙铜业一、二选厂由于建成时间早,存在生产规模小、能耗高、效率低、生产成本及维护费用高、作业环境差等问题。为适应矿石开发性质以及高质量发展形势,西部矿业决定实施玉龙铜业矿山改扩建项目。

  玉龙铜业矿山改扩建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有拆除一、二选厂老系统,就地新建选矿智能生产系统,新建矿山破碎站、矿石胶带运输通廊等等。项目建成投产后,每年将增加450万吨处理量。

  在海拔4600米的建设现场,海拔高,氧含量低,昼夜温差大,而且春日的春雪飞扬、夏日雨季的连续降雨,给项目建设造成了不少的困扰和难度。“虽然比起改扩建工程施工量要小很多,而且工期主要在夏季,避免了冬季施工的难点,但仍然有连续降雨影响工期施工进度等等困难。”玉龙铜业设备能源部主任工程师邓东锋介绍,高原反应是最大的困难,十个人中间一般会有九个人因为高原反应离开,在人员这一块就增加了很多困难。

  在高原施工,带来的不仅是人员身体的不适,同时面对时间紧、任务重的施工工期,所面临困难也远比想象的更多。原有厂房的基础与新建厂区的基础相互交叠,基础开挖难度大;B1胶带运输机经过垭口悬崖峭壁、位置狭窄,设备安装难度大;球磨机与半自磨机变频电机纯进口,调试难度大;粗矿堆位于冲沟线,桩基施工成孔难度大;地质条件复杂,胶带运输机桩基设计与实际不符,打桩深度增加,施工周期延长……在这样的巨大困难面前,建设者们风雨无阻,白天跑现场、晚上扒图纸、细化施工任务、明确责任目标、多次倒排工期、实行挂图作业,日夜奋战,解决各类难题,确保工程建设扎实高效推进。

  项目有序推进的背后,同样离不开西矿人付出的汗水与心血。瞄准“又快又好”,玉龙铜业实施“日督战、周例会、月会商”工作制度,以清单化、项目化、节点化加快项目推进,做到第一时间掌握、第一时间解决、第一时间回应,高效率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“堵点”“难点”“痛点”问题。

  11月2日,又是一个通宵。“把问题想在先,把工作做在前。随时解决、现场解决,哪里有难点,项目推进会就开到哪里。”顾不上晚上休息,玉龙铜业党委副书记、副董事长贾延强盯现场、盯施工、盯整改、盯消缺,与总包方、施工方等坚持问题导向,面对面逐一研究解决困难和问题,精准人员、精准方案、精准推动,为全系统带料联动调试做好准备。

    再起航

    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

    凡事不进则退、慢进亦退、不创新必退,作为一家资源型企业亦如此。

    针对传统矿山生产普遍存在的高耗能、高污染等问题,从项目建设伊始,玉龙铜业便将绿色矿业理念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,遵循“数字化、信息化、自动化、机械化、标准化、集约化”建设要求,同步启动智慧矿山建设,向智能化、高效化、自动化迈进。“项目采用‘SAB’选矿工艺,工艺流程先进可靠、符合现场实际,通过实施智慧矿山建设,与原生产系统相比,生产流程缩短、生产设备台数减少,生产设备大型化、自动化、智能化,生产运行成本大幅降低、劳动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将大幅提升。”玉龙铜业党委副书记、总经理闫海鹏说。

  如今,项目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,消缺工作正稳步推进,玉龙铜业一、二选厂以绿色升级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,进一步提升选矿生产技术指标和经济运行指标,将以崭新的面貌,肩负新的使命、承载新的梦想,乘风扬帆再起航,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。

  同时,作为西部矿业推动“做强矿山主业”,深入推进“质量、效率、动力”三大变革,紧抓“六个一流”建设的又一项工程,历时200余天,玉龙铜业矿山改扩建项目再次刷新了高原工程建设的“西矿速度”。

  “西矿速度”背后的秘诀是什么?

  “是省、市、自治区领导高度重视,大抓项目谋发展的战略支撑;是西部矿业始终坚信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、坚持矿业报国的使命、坚守奉献高原的赤子之心,多次协调,集中力量解决问题的务实作风;是西矿人抗高反、顶严寒,抢晴天、战雨天,以‘矿业报国、振兴民族经济’的朴素情怀,挑战不可能的坚定决心。”西矿股份公司董事长,玉龙铜业党委书记、董事长钟永生一语中的。

  10月7日,一标段带负荷调试;10月29日,选矿厂带负荷联动调试;11月3日,全系统带料联动调试;11月8日,即将正式启动生产……诚如斯言。从规划设计,到资金投入,再到施工建设,西矿人以“共产党员最讲认真”的干劲儿、“笃信笃行”的韧劲儿和“敢于较真碰硬”的拼劲儿、“不达目的誓不罢休”的闯劲儿,一一破解,完美作答。

  《管子》有言:“事者,生于虑,成于务……”习近平总书记《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》引用了这句话,并强调:“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、喊得来的,而是拼出来、干出来的!”从玉龙铜业十余年的开发建设中,我们看到了一群朝着希望出发,谋事、务实的西矿人,一群朝着希望前进,真拼、真干的国企职工,这十余年,是一部自强不息、顽强拼搏的创业史;是一部勇于探索,不断创新的兴企史;是一部敢为人先、激流勇进的发展史。 

青海省西宁市海湖新区文逸路4号西矿·海湖商务中心1号楼
电话:0971-6123888